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大马院”)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理论创新和传承发展的重镇。中国社科大马院直接承袭 1978 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系和 2014 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2019 年 9 月,由社科院马研院和大学马院深度融合构建新的本研连通教融合学院。2024年2月,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科大马院现有专任教师12人、岗位教师17名、硕士生导师37名、博士生导师52名。其中,国务院马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7人、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14人担任国内外权威期刊主编、副主编,30余人担任全国一级专业学会的会长、副会长,10余人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拥有教育部示范学院与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支,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支,社科院教学名师奖(含青年奖)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含青年奖)2人,5人次入选社科院青年拔尖人才、青年英才等省部级青年人才支持项目。

近五年来,中国社科大马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32 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45 项,北京市、社科院、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 120 余项;学院教师在本学科顶级期刊、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发表代表性文章 500 余篇,组织产出新时代新思想标识性概念丛书等标志性学术专著 120余种;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社科院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 70 余项;20 余篇成果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30 余项成果获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奖特等奖。

中国社科大马院深化科教融合战略,形成了以本科生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导,国内一流的“本研联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7个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研究3个二级学科,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和文学阐释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中国社科院“登峰战略”一流学科资助计划、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支持下,设立全国首个“精神文明学”二级学科,成立新时代中国精神文明研究院,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学院招收中宣部“马骨干”博士生,本科专业实现教育部双万计划全覆盖,研究生培养质量始终居于全国先进行列。学院目前有在校生 679 人,其中本科生 172 人,硕士生86 人,博士生 56 人,中宣部“马骨干”博士生 365 人。

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学院深化科教融合战略,强化优势特色,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后备人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越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述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