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科教融合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第七讲:张政文校长讲“黑格尔:世界历史与审美现代性困境”

发布日期:2020-04-26   点击量:

为了落实校党委“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推进特殊时期我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第七讲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课堂,4月23日下午通过线上渠道如期开讲。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教授作题为“黑格尔:世界历史与审美现代性困境”的主题报告,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楠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硕博师生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外师生近300人在云端聆听报告。


近3个小时的讲座中,张政文教授从“历史与艺术史”“艺术史与艺术类型”“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等三个方面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与审美现代性困境进行了精彩解读。讲座伊始,张政文教授对“历史”和“艺术”两个词追根溯源,并指出历史与艺术的深刻联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历史与艺术史”。张政文教授指出,大航海、新大陆发现、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大事件的发生推动人类缔造统一方向、统一主题、统一方式的客观世界史,随后黑格尔创造了“世界历史”的观念并构筑了辩证法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艺术史与艺术类型”的讲解中,张政文教授介绍了根据理性与感性的不同关系划分的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最后,在“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部分,张政文教授深刻阐述了西方现代性内部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不平衡,指出:理性的启蒙现代性与感性的审美现代性之间的结构与功能失衡乃为整个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之一,并以“让人类的社会实践指引我们的历史之途”作为报告的结束,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

疫情虽然隔离了人,但不会隔离爱,也无法隔离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张政文教授富有学理、铿锵有力的报告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引发了师生与张政文教授的激烈讨论。

疫情防控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以“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为抓手,积极组织“云端”理论学习、在线理论研讨。接下来,学院将继续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长江学者、学科评议组成员、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等顶级专家在线云开讲,关注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实现师生与知名专家学者“屏对屏”“键对键”的零距离交流。


张政文教授与师生热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