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不断落实、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响应,贯彻执行,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努力确保学院师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顾小兵同学,就在疫情的严峻之中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心与温暖。
顾小兵同学目前暂居住在西三环学区,因其室友日前曾前往浙江等地,二人现处于隔离观察期。
每日都会有专人为他们发送餐饭和生活必须物品,保障二人的正常生活。学校也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口罩、温度计等疫情防控物资,阻断了传染与被传染的途径,也方便他们随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即刻采取措施。

(学校免费提供疫情防控物资)
隔离观察隔离不了人心和温暖,除物质上的充分外,学校和学院对顾小兵同学予以了亲切的慰问与关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老师始终与顾小兵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了解顾小兵同学在校期间的各项情况,班主任、辅导员等曾多次致电,提醒顾小兵同学注意疫情防护,询问他的健康状况、生活需要等,为隔离观察中的顾小兵同学提供各方面的照顾与支持,师生携手,共克疫情。
不因隔离而自觉恐慌,也不由此而自我放纵,虚度光阴,顾小兵同学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度面对生活。
韶华不负,宅在宿舍的日子里,顾小兵同学抓住大量的空闲自主时间完善自身,不为疫情而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学院老师的建议下,他每日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自身抵抗力,防止病毒的入侵。
隔离观察中安静的宿舍,成为了他充实自我的最好空间,一方整洁的书桌则是他每日停留最多的地方。阅读不停,学习不止,顾小兵同学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细细品味经典,促进个人的全方面提升。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在这场疫情之中,他无法与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共克难关,但减少外出、佩戴口罩就是他的一份贡献与支持;他无法成为黑死病中的牛顿,但却从未停止过自己的学习与思考。顾小兵同学认为他不仅仅是个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千千万万的人都与他有关。这是社科学子应有的担当,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当刻在骨子里的社会关怀和家国情怀。
“假期没有回家,本想着趁假期好好在社会上历练一下自己。谁能想到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收到了学校医务室的前后三次口罩赠送,还有消毒液和体温计。宿舍楼道等公共区域每天也有阿姨们消毒。楼下值班的宿管阿姨只要我们出门回来的时候都给我们测体温。食堂吃饭前也是要测体温的。学校也实行了封闭式管理。除夕前一天,感受到了我们本科生工作处的黄建云老师亲切关怀,教导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这次疫情。也接受到了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洪涛老师的慰问。还有李楠老师、向征老师、梁璐老师的多次电话询问关心。尤其这次我室友丁文平因面试地点有确诊患者。学校立即对我们采取了隔离观察。隔离期间,每天都有后勤的老师给我们送饭。真真切切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怀。在这里我仅代表个人向奋战在一线的老师,阿姨说一声谢谢。希望你们也注意身体。人间有爱,让我们共同面对。”
——顾小兵
和顾小兵同学一样,大部分人在这场疫情中都只是一个普通人,但这场疫情的胜利最需要的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努力配合,戴口罩、勤洗手、如无必要不外出,这些简单的防控措施就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途径。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战胜疫情,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