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庄文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虽是寒冬腊月、心却豪情满怀。今天隆重的毕业典礼对我们党和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而我们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首批博士生并顺利获得学位,深感荣幸和自豪。在这难忘的时刻,我们要感谢全党全国人民缔造了伟大的时代、开辟了正确的道路,为我们在坚定信仰的探索中找到了根源和出路;要感谢母校、学院的关心和帮助,为我们在潜心求学的道路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要感谢各级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为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铺设坦途、指点迷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博士生,我们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融入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体悟之中。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更深刻地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逐渐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和不易;更深刻地感受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使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三年来,我们有幸得到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都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令人敬仰和钦佩的领军人物。老师们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崇高理想和人格魅力,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触动了我们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不仅在理论上,更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让我们有了清醒的认知和明确的前进方向。师恩弥足珍贵,其中的点滴都凝聚了老师对学生的期许和关爱,我们将铭记于心,努力将老师的教诲,转化为今后深入实践的真实本领。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160多年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的正确和科学,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脉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不竭的前进动力。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将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动摇;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播中的话语权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不动摇,成为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的历史时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新的条件;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凝聚新力量、开辟新时代、引领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体现了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自觉认同和执着追求,展现了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与担当。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毕业生,我们将牢记“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精神,唱响的“开始就是永远、现在就在路上”的坚定决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坚信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毕生崇高的事业追求,在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征程中演绎精彩人生。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再一次表达对母校和各位老师最衷心的感谢和祝福!祝愿母校桃李芬芳!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和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