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大讲堂第三讲暨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第二十五讲:田鹏颖教授谈“劳模精神”
2021年4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史教育大讲堂第三讲暨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第二十五讲在笃学讲堂顺利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首席专家田鹏颖教授。讲座由张树辉副校长主持。
田鹏颖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支撑作用为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永远绽放的精神花朵”这个话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自觉
田教授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精神自觉,能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派别,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博大的精神谱系有着源远流长的学理基础,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新世界观。马克思特别关注物质资料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生产这三者基础之上的精神生产。田教授依据马克思经典著作梳理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要点:在马克思视野中精神生产是全面生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产是平行、并列的关系;精神生产在全面生产中具有导航和定向作用、意识形态功能;精神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成果展现形式都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的独立的属于自己的特殊演变理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精神生产、精神产品在整个社会形态的演变中具有动力、杠杆的作用。田教授指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超越了知识、暴力、财富等力量,意识到了精神的独有魅力,在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一百年历史中由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学理锤炼生成的伟大精神谱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不会过时,而且必将魅力永恒。
二、劳模精神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发展
田教授认为,革命精神贯穿着党的精神谱系的始终,而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革命精神突出表现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如五年规划)为例,田教授指出想法、说法、做法向现实的转化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并分析了辽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劳动模范、劳模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时代意义。田教授还强调要提高对劳模的重视和尊敬,反对劳模精神过时论、固化论等错误观点,指出一切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当得到尊重和鼓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优势下,劳模精神正引领着中国人民继续谱写着强起来的伟大篇章。
三、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持续传承
田教授从国际歌和《法兰西内战》两份经典文献出发论述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对劳动和劳模的立场、观点、方法、态度是执政党政权的晴雨表。随后,田教授阐述了劳模精神的三个时代价值:第一,劳模精神与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第二,劳模精神与党的先进性的保持;第三,劳模精神和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的关系。
讲座的最后,张树辉副校长代表会与会师生对田鹏颖教授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张校长讲到,劳模精神在今天依然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依然具有时代价值与永恒魅力,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倾听田鹏颖教授关于劳模精神的报告,有助于发挥劳模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田鹏颖教授以平实的语言、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授劳模精神,启迪在场师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我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