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独家呈献
无数人存活的意义是向上攀爬,哪怕无法爬到最顶端,也能为子孙辈提供一个好的起点,托着他们继续向上,代代延续。恩格斯,却例外地将关注的目光由精英和“自由人”转投向了底层人民,怜悯而坚定。
1842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刚满22岁。正是我们的年纪。他来到了英国工业发达区曼彻斯特,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惊人发展及其矛盾的表现。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放弃了无偏见的科学研究。为了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性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恩格斯写了这一著作。
·他研究和考察了重商主义、A.斯密、D.李嘉图、J.R.麦克库洛赫、J.密尔等人的学说,得出了什么结论?
·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因而又对私有制及其有关范畴作出什么样的分析?
· 他如何批判T. R.马尔萨斯的反动人口论?
· 他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根本特征?
· 他又如何看待竞争、垄断和经济危机?
· 第一次见过恩格斯的马克思,对他十分冷淡,缘何会在一部著作完成后对恩格斯有所改观并主动通信?
这一切的答案,在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讨会现场。本周日(12月23日)晚7点,我们在本科楼203教室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