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篇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
时间:11月27日19:00
地点:本科生教学楼204
参与者:9人,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博士生
主持人:高源
【会议记录】
Q:如何看将马克思主义视作宗教?
A:世界观的根本不同、宗教要求人们盲目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则是实践证明是科学,然后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强调可以对现有体系做有根据的批判,宗教相反。
关于这个问题,陈犟将博士指出“信仰”这个词,一开始是针对农业人口的宣传词语,后来逐步扩大到全党、全国。
Q:列宁认为《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彻底转变的标志。既然是彻底的转变,那因该包含着旧唯物主义向新唯物主义的转换,但在则两篇文章中却没有体现出来?
A:旧唯物主义向新唯物主义转变是唯物史观,虽然在两片文章中有唯物史观的倾向但并没有明显提出来。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文章中,唯物史观体现的较为明显,列宁这样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并没有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出版,而列宁没有机会看到。
Q:《导言》是怎样脱离黑格尔理论体系的束缚的?
A:哲学上的批判到现实上的批判。
Q:《导言》中涉及到关于无产阶级在市民社会中作用的论述是什么意思?
A:联系上下文可以得出,无产阶级为市民社会贡献了物质生产,但市民社会却没有给无产阶级应有的福利和报酬。
Q:《论犹太人问题》中涉及到宗教、国家的“中介”是什么意思?
A:宗教和国家相互利用,结合为宗教战争,其实背后是国家利益的冲突。
等等(有些问题由于讨论热烈忘记记录)
最后陈犟将博士还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高效率阅读原著。分为四个部分:主题、文章的性质(如论战性质的文章)、作者的观点、自己的思考或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