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在同马克思合作以前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论著,是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论述了它的起源、作用和影响,剖析了它的基本范畴,并着重指出竞争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主要范畴,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的种种恶果;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实质,指出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表现。恩格斯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指出以劳动和资本相对立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内部正在孕育并必然产生社会革命,强调只有消灭私有制,全面变革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极其严重的社会弊端。
恩格斯的这篇经济学著作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马克思对这篇著作了详细摘录,给予高度评价,赞誉它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 页) .指出这篇著作"已经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91 页)。
23日晚,大家就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讨论。
李嘉图关于地租是付租金的土地的收入和值得费力耕种的最坏的土地的收入之间的差额的论述,由此论述,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对地租产生原因、地租定价标准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看法。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地租的实质是一种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来自于自然基础(肥力、地理位置)、所产出商品的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但低于其价值和地租的垄断的价格这三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超额利润先由产业资本家获得,之后转化为地租,为土地所有者获得,而不是留在产业资本家手里。
对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恩格斯在此处是否偏向于效用价值论?”回顾文本,恩格斯在这里是为了批判两种观点即“前者认为生产费用是实际价值的表现,后者则说什么实际价值要按物品的效用来测”。在文章稍后部分,就可以看出恩格斯就“效用价值论”提出了批判,物品固有的实际效用和这种效用的规定之间的对立,以及效用的规定和交换者的自由之间的对立,在私有制和效用价值论那里是无法解决的,最后恩格斯将矛头指向了私有制。
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还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观点,揭示了资本家过度压榨无产阶级额,过度剥削剩余价值,造成劳动力加速衰老,造成普遍贫困的实质。资产阶级经济家由此指责“剩余人口”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资本家造成的。
同学们还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做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