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生入学教育 | “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2-09-21   点击量:

2022年9月15日下午14:0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淑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硕博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楠主持。

张政文校长以“初心之问”引出授课主题,围绕“新时代青年的信仰培育”这一主题,从“何为信仰”、“信仰何来”和“如何信仰”三个方面进行深刻阐述。他结合自身经历和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事迹,为同学们阐释了信仰之义,引导同学们以毕生实践去证明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张政文校长指出:第一,真正的信仰不是利己的,它与个人功利无关,不为就业、不为发财、不为高人一等;第二,真正的信仰需要敬畏,它不是狡诈的设计,而是持之以恒的奋斗;第三,真正的信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它不是一时的冲动、一时的义愤、更不是盲目的跟从。课程后半部分,张校长分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本质的批判,彰显其理性的深刻和信仰的力量。他鼓励当代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做一个共产主义的问道者、传道者和护道者。最后,张校长对全体新生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一是要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二是要坚定中国立场,拥有世界眼光,培养人类情怀;三是要在实践中找寻信仰真谛,回答信仰的人生课题。

张政文校长的“思政第一课”不仅是一堂思政示范课,更是一堂学术指导课、人生教育课,他以其丰厚的学养向学院新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道义的力量,以其深沉的情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在未来求学道路上高擎信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淑娜书记以“找准坐标 把握大势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立足马院立场,从同学们所处的社科院和社科大的小环境、国内国际大环境、学生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她通过讲述社科院、社科大强大的科研教学实力和优良学风阐述了社科大马院的精神基因与坐标定位,强调马院学子要珍惜所处的环境,利用好社科院丰富的学术资源,秉承“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精神,实现更高的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随后,邓书记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马院学子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时代,马院学子应当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和心怀世界的胸怀,成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奋斗者。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马院学子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政治原则,站稳脚跟,守牢底线。最后,她对马院学子如何完善自我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锤炼坚毅品格,打磨顽强意志,不断攀登人生新的高峰。第二、要培养乐观的能力,用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的人生。第三、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堡垒。希望同学们能够紧扣马院姓“马”原则,强化政治引领,夯实自身功底,培养先锋意识,引领学术风尚,起到一马当先的表率作用。

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是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社科院党组关于办好思政课重要指示的重要创新,也是学校及学院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带头讲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社科院党组和学校党委领导下,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打造更多思政金课。

供稿|卢凤仪 王坤阳 龚昊

拍摄|李熙龙 王艺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