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马学院博士生闫乃之同学获评“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好青年)”

发布日期:2020-05-10   点击量:

我校马学院博士生闫乃之同学获评“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好青年)”

 

闫乃之

男,汉族,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新闻学专业在读博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活跃在全国两会、里约奥运会、雅安地震等重大事件新闻报道第一线,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参与报道,持续工作近90天。他深入病毒高污染区的病房,呈现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的工作场景,集中报道社会关切的物资供应等情况,采制的多个节目在《新闻联播》等栏目播出。

 

闫乃之深入隔离病房采访新冠肺炎患者

过往很多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中,闫乃之经常是冲在一线的首批记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闫乃之和数以万计的“逆行者”一样,奔赴疫区,驰援武汉。作为战“疫”记者,他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却一样穿起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深入隔离病区。从大年初一临危受命紧急奔赴一线,到4月25日完成报道任务顺利返回北京,闫乃之在武汉持续工作了近90天。

作为春节后第一支抵汉的“成建制”队伍,闫乃之和报道组同事一到达武汉就立即分工协作投入战“疫”前线报道工作。武汉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等抗疫一线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每一条报道背后,采访、拍摄、编辑制作、打磨、修改、增删不计其次,闫乃之和同事们每天工作十几至二十个小时,只为将人民关心、社会关切的一线疫情真实高效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的《战疫情》特别节目成为全国人民关注了解抗疫前线实况的重要窗口:

封城初期,反映“距离疫情发现地仅几公里的汉口医院病人收治情况”的现场直播报道,采访“连续工作一周每天只睡2小时”的汉口医院病房主任;

蹲守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发现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熬战两天一夜制作节目《金银潭医院院长:当生命进入倒计时》;

连续三天跟踪拍摄发热门诊的护士长赵华,制作节目《护士长赵华:发热门诊里的“家务事”》;

最初物资紧缺时,联合地方记者站,针对社会关切的物资紧缺、道路不畅问题,跨省追踪17个小时,记录下防护物资运输的完整环节,报道《一批医疗防护物资的星夜驰援》;

为记录呈现几位痊愈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战疫的信念和决心,报道《抗击疫情:病房里的歌声》;

……

就这样,一份又一份前方报道呈现在观众眼前。战“疫”一刻不停,闫乃之和同事们的脚步也就一刻未歇。

闫乃之采访汉口医院病房主任

闫乃之报道医疗物资运输情况

 

“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也是前线战“疫”记者们的真实写照。武汉疫区初期医疗物资短缺,闫乃之和同事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穿防护服”,“能不占用就不占用”;武汉战“疫”报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疫情不除誓不还”。正是他们在战“疫”前线的“靠谱”与“担当”,才有观众眼中从寒冬跨进暖春的生动武汉。

目前,闫乃之已随报道组完成驻武汉报道任务,按照中央指导组要求,于4月25日返回北京,正在接受集中隔离观察。

 

(插入视频)

闫乃之随驻武汉报道组返京后接受央视采访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闫乃之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再次出色地完成了一线新闻报道任务,交出合格答卷,充分展现了作为一名青年“马骨干”学子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为广大马院学子树立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榜样。